“帮助别人,提升自己”

文章来源:1047 更新时间:2018-08-27 [字体: ]【关闭

点击量:

“帮助别人,提升自己”

——记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向日葵红十字公益组织负责人沈鑫铭



■  于聚林

“你不用来看我,只要你过得好就行。如果一定要回报,那就等你有能力时,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,把爱传递下去。”每当有受助者打电话表示想前来看望、报答沈鑫铭时,他总是这样婉拒。

沈鑫铭是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向日葵红十字公益组织负责人,曾获得“2016年度德清县优秀红十字志愿者”和“2017年度浙江省优秀红十字志愿者”称号。

资助学生生活费多过自己女儿

沈鑫铭的助人故事,要从7年前说起。

当年,沈鑫铭刚上大学的女儿无意间说起,班上有个父母双亡的男生,家境贫寒,大热天连床凉席都不舍得买。说者无心听者有意,他决定去看看这名大学新生,“为他做点什么”。

“乖巧、懂事,朴素中带着一丝坚毅,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。”沈鑫铭说,“通过观察和了解,我看出他的生活确实困难——学费是借来的,在食堂吃饭只要素菜。”于是,沈鑫铭决定,帮这名学生支付所有学费直到大学毕业,每月给他800元生活费。当时,他给女儿的每月生活费是700元。让人欣慰的是,接受资助的学生很懂事,不仅利用假期打零工赚生活费,还主动做志愿者免费给孩子当家教。一年后,他主动要求降低生活费资助标准。

因为15岁那年被窝里流下的眼泪

为何要资助这样一名素不相识的学生?被问及理由时,沈鑫铭总能回想起1982年的那个夏夜。

那年暑假,因为家境贫困,怀揣着高中录取通知书的沈鑫铭低着头强忍着眼泪告诉爷爷奶奶,自己没有考上高中。到了晚上,他在被窝里偷偷大哭了一场。

沈鑫铭幼时,家庭便遭遇重大变故,多年来一直和爷爷、奶奶、妹妹相依为命,全家的生计仅靠一天挣半个工分的爷爷维持。

沈鑫铭非常懂事,读书时品学兼优。1982年初中毕业,正赶上村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家里分了4亩地,但已经68岁的爷爷实在打理不过来,为了减轻负担,他不得不忍痛放弃学业,15岁的他是家里唯一的壮劳力。

因为头脑灵活且踏实肯吃苦,沈鑫铭家里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。现在,他拥有了自己的小企业:“虽然我现在也不是很富裕,但只要能帮到别人,我会尽己所能去帮。”

7年来,沈鑫铭先后又资助了3名大学生和1名初中生。

个人力量比不上公众力量

“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,要是能把身边有共同理想的人联合起来,大家一起为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贡献力量和爱心,一定能做地更多更好。”慢慢地,沈鑫铭有了这样的想法。

2015年,沈鑫铭一位亲戚生病住院,他时常过去探望。临床病人小邱年纪轻轻就成了植物人,仅靠73岁的奶奶照顾,欠着医院大笔医药费,日子过得非常艰难。沈鑫铭一直想为祖孙俩做点什么,在微信朋友圈尝试着发了一条求助信息。借着多年来的诚信和广泛的人脉,他竟为这对祖孙募集了20余万元善款。除填补了医药费外,小邱和奶奶今后的生活也有了保障。

这次募捐事件让沈鑫铭感受到公众力量的强大,也让他认识了帮助小邱的志愿者刘民。“在和他的交流中,我得知当时整个新市镇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间公益组织,那我们为什么不成立一个呢?”沈鑫铭说干就干,志同道合的两人立马行动起来。

2015年11月,新市镇向日葵红十字公益组织应运而生。该组织自成立以来,已发展志愿者近200人,开展志愿服务的内容涵盖助学、导医服务、急诊陪护、善款募集、文明创建、参与治水治气、礼让斑马线宣传等活动。现在,向日葵公益服务已是新市镇一张亮丽的名片,惠及数十个家庭。

“众人拾柴火焰高”

有了组织,就有更多人参与进来。沈鑫铭的助学之路越走越宽。

3年前,沈鑫铭和另外17位向日葵公益组织志愿者,与常山县18名家庭困难学生结成了一对一的帮扶对子。

高琴峰是其中一名志愿者, 她说自己走上志愿服务之路正是受了沈鑫铭的影响,“我看到沈鑫铭总是主动、无私地参加各种活动,帮助需要帮助的人,非常感动。我决定要做和他一样的志愿者。”

现在,沈鑫铭几乎没有休闲时间。除了工作,他把所有业余时间花在“向日葵”的日常工作安排和活动上。现在,“向日葵”得到了当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肯定和支持,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。

“今后,我们将继续用自己的善举和善行去影响别人,期望更多的人参与公益行动,在奉献的同时,净化、提升和完善自我。”沈鑫铭说。  


版权所有:南阳市红十字会 地址:南阳市中州路363号 邮编:473000 电话:0377-63159704
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:豫ICP备13010699号

豫公网安备 41130302000200号